您当前的位置:

双城一家亲——郑开双城通办的“幸福密码”

双城一家亲——郑开双城通办的“幸福密码”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全媒体记者马燕

“这是个方便郑州、开封群众的大好事儿。” 

“以后郑州的事儿在开封能办,开封的事儿在郑州也能办。” 

“‘线上通办,线下同办’,希望以后这样的项目越来越多。” 

4月17日上午,在“郑开同城”政务服务“双城通办”专窗启动仪式现场,正在办事的群众纷纷为“郑开同城”政务服务点赞。 

“双城通办”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郑州都市圈建设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更是便捷郑开两地1800余万人民的重要民生工程。 

郑州、开封两地以“服务同享”为重要发力点,在“通”上见真章,抓实系统衔接、数据共享、双向授权、结果互认等关键环节;在“好”上出实招,组建人员互动、技术互鉴、业务互进的服务力量;在“快”上下功夫,融合“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改革措施,优化“同城同办”“窗口即办”“一次办好”的双城办事体验。 

如今,“双城通办”的启动,“汴捷办”与“郑好办”实现系统直联、数据互通,首批105项高频事项实现异地通办,标志着同城化发展从基础设施“硬联通”迈向政务服务“软联通”的新阶段。“双城通办”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办事“折返跑、多地跑”的问题,两地市民无论在郑州还是开封,都能享受到“家门口”的政务服务。 

具体怎么办?郑开两地以双城流动市民需求为导向,依托“郑好办”“汴捷办”同步上线开通“郑开同城”服务专区,市级政务大厅同时设置“郑开同城”服务专窗,提供公积金、社保、医保、旅游以及办事预约等服务。 

线上申办渠道 

申请人通过登录属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或“汴捷办”“郑好办”“郑开同城”服务专区等方式申请办理,业务属地部门及时受理和审核材料,对存在认证、签名、领证等环节的事项,采取电子认证、电子签名、邮件寄递等方式,将申请的结果(证照)送达申请主体。 

线下申办渠道 

申请人通过所在地政务服务中心“郑开同城”服务专窗提交申请的,专窗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办代办服务,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身份核验和收件受理,以邮寄的形式或网上直接申请方式将申请材料提交到业务属地部门进行审核,办结后向申请人寄递纸质结果或网络送达办理结果,同时协助申请人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专项窗口设置 

为方便申请人办理业务,郑开两地在市级政务大厅设置“郑开同城”服务专窗,配备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负责办理“双城通办”业务。今后还将加强“郑开同城”服务专窗能力建设,逐步延伸基层专窗覆盖面,探索尉氏县与航空港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与中牟新区分别组团试点,边界互联,开设异地受理专窗。 

“在‘郑好办’和‘汴捷办’技术团队的努力下,已完成用户身份鉴权认证互信体系。双方App用户在互访问时,无需重新注册,即可直接登录进行异地事项办理。这样既减轻了群众跨城办事的操作性成本,也保障了异地办理事项中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便捷、精准、高效的跨城办事服务。通过‘一地认证、全域通办’,为跨区域政务服务便利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郑州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盛铎说。 

本次专窗首批推出社保卡服务、异地就医等105项高频惠企便民事项,构建了“异地收件、远程办理、郑开联动、高效送达”的双城同办模式,实现了“开封的事在郑州能办好办,郑州的事同样在开封能办好办”。 

“下一步,我们将带着情感、带着信仰、带着使命,一心一意地关注郑州、开封群众想办、要办、难办的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打造‘双城通办、同城同办’的郑开范例,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扩大通办事项范围,让更多群众和企业享受到‘跨城通办’带来的便利。”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张磊表示。 

郑州与开封,同处中原腹地,同根同源、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近年来,郑州、开封两市紧紧围绕郑开同城化发展共同目标,全力推进规划引领、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创新联动、生态共保、服务同享等重点工作,率先实现了“五同城一共享”,开创了同城化的新局面。特别是公共服务方面,聚焦两地群众所需所盼,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正式开通运营,实现25分钟两市直达,郑开同城东部供水一期工程建成供水,线上“汴捷办”与“郑好办”融合协同,线下105项高频便民惠企事项同城同办,郑开旅游年票持续扩容、累计销售近14万张,郑开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系列优惠活动深入开展,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医保就医直接结算、居民户口迁移等一大批惠企便民服务事项取得新突破,群众获得感更足更充实。 

当前,郑开同城化已进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郑开两地也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探索更多跨区域的政策协同,力争覆盖教育、医疗、公积金等全领域,推动“通办”向“通享”升级。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构建“一网通办、全域协同”的政务服务新生态,真正实现“双城一家亲”。 

从大运河畔到黄河之滨,郑开同城化正如奔腾的黄河水,激荡着改革创新的澎湃动能。这扇专窗,打开的不仅是两地政务服务的便捷之门,更是郑开同城化发展的希望之门。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