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郑开同城公共服务再升级 从“硬联通”到“软融合”的开封实践

郑开同城公共服务再升级 从“硬联通”到“软融合”的开封实践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核心提示:当郑开大道上的车流日益密集,当城际铁路的班次不断加密,郑开同城化已从“地理相邻”迈向“功能相融”的新阶段。开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以公共服务一体化为突破口,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数据流程再造、服务体验升级的同城化服务体系。 

从4月17日“郑开同城”服务专窗揭牌到6月27日公积金通办事项落地,短短两个月间,125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双城通办”,66项便民应用完成线上融合。这一系列创新实践,既让两地群众感受到“同城生活”的温度,更为中原城市群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开封方案”。

专窗破壁,125项服务终结“折返跑”

4月17日,“郑开同城”服务专窗在郑州与开封同步揭牌,标志着两地公共服务从基础设施“硬联通”迈入政务服务“软融合”新阶段。

开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精准对接民生需求,首批推出涵盖社保卡服务、异地就医等105项高频事项,构建起“异地收件、远程办理、郑开联动、高效送达”的闭环服务链。 

4月18日,在开封政务大厅“郑开同城”服务专窗,帮办专员王慧正通过视频系统连线郑州窗口,为一位在汴的郑州居民办理社保卡申领。屏幕共享间,材料异地核验、信息实时互通,“一对一”帮办模式让跨城办事如邻里串门般轻松。 

“以往群众办理跨城业务,需要奔波两地、重复排队,如今只需走进一个政务大厅、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结。”开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磊介绍,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创新建立授权信任机制,打通数据共享通道,让群众在郑州能高效办理开封业务,在开封也能顺利办结郑州事项。 

随着改革持续推进,跨城通办的服务清单不断扩容。6月27日,郑开两地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专窗功能,新增自住住房提取、贷款查询等20项公积金服务事项。至此,双城通办事项总数已达125项,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实现“双城无差别办理”。 

7月1日上午,在开封市民之家,郑州工作的刘女士仅凭身份证和购房合同,10分钟完成公积金提取申请:“材料交给开封专窗,郑州那边同步审核,再不用请假两头跑了。” 

帮办专员三次俯身为其讲解表格填写要点,这种“手把手”服务已成专窗标配。统计显示,专窗运行以来,日均受理跨城业务超20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数据架桥,双城App共筑“云上办事厅”

线下专窗高效运转,线上通道同步打通。开封与郑州正携手打破行政边界,以数据为纽带,共筑跨城服务的“云上办事厅”。以“汴捷办”与“郑好办”两大城市App为枢纽,两地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合力打造了一个覆盖双城、线上线下高效协同、体验无感切换的政务服务体系。 

一次登录,双城通办。两地市民无需重复注册,登录任一平台即可异地办理涵盖公积金、社保等66项高频民生事项,体验如同身处一城的便捷。近三个月,这项无感切换服务的访问量已突破10万人次,系统流转时间大幅压缩,效率显著跃升。这背后,是数据“软联通”的坚实支撑。开封以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四电”应用为突破口,强力推动医保、社保、公积金等关键领域的数据共享与互认。 

数据共享,破解难题。电子证照的跨城调用,正让“漏带材料”成为历史。在开封办理退休公积金提取的郑州职工老周,忘了带结婚证,窗口人员轻点鼠标便通过政务数据平台调取其省内婚姻信息,瞬间化解困境。“电子证照共享彻底搬开了办事的‘拦路虎’。”开封市政务信息管理局政务大数据中心主任刘南方表示。目前,开封大数据平台已归集200余类电子证照,累计为双城通办减免纸质材料超2000份,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减负增效。 

系统互认,服务提速。数据互通之上,更深层的系统互认正让服务响应步入“快车道”。开封市民在“汴捷办”查询郑州公积金缴存明细,结果瞬间可查;郑州居民通过“郑好办”预约开封景点门票,订单数据直达开封文旅系统。服务的实时性与精准度,标志着区域协同能力的实质性飞跃。 

“同城专区”,服务直达。作为集成化成果,“汴捷办”上线的“郑开同城”服务专区,如同开通了直达郑州政务服务的“数字高铁”。它深度整合资源,同步开放两地11700个事项的预约通道,将群众办事从“现场排队”的传统模式,升级为“指尖预约、定时即办”的现代体验。这一突破性举措,不仅极大提升了服务便捷度与获得感,更标志着郑开公共服务同城化进程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服务升级,擘画同城新图景

公共服务升级,核心在于让同城的温暖可感可触。开封市政务服务大厅与郑州同步设立“郑开同城”政务服务“双城通办”专窗,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当七旬郑州老人在开封专窗仅用半小时便高效办结其子的异地转诊备案,一句“在开封,就像回了家!”的真挚感慨,映照出服务的深度与温度。 

服务扩容提质,步履铿锵。自4月专窗启动时涵盖105项服务,至6月公积金业务扩容后增至125项,开封推动郑开同城服务升级的进程从未止步。张磊表示,下半年,两地将紧扣群众急难愁盼与企业核心关切,推出第二批通办清单,矢志不渝推动两城百姓从身心层面体验“此城即彼城”的无缝融合。 

当前,郑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开封实践,正释放显著协同红利:人才流动更加自由,社保无缝衔接消除了异地工作壁垒;营商环境持续升级,证照高效办理凸显出辐射双城的服务优势;民生圈层不断拓展,便捷的跨城就医结算等服务让同城体验更加无感。 

着眼未来,我市还将持续扩大电子证照的互信互认和免提交范围,拓展跨城“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品牌向兰考、尉氏等县区延伸。 

当指尖秒办成为常态、跨城经营安心无忧、公共服务无感共享,郑开同城化正以“此城即彼城”的体验消融地理边界。这座千年古都,以“用户思维”重塑政务服务,用“汴式服务”诠释区域协同新内涵。随着通办清单持续扩容、“软联通”纵深推进,开封不仅浇筑着郑开一体化的“硬支撑”,更以郑开同城化的先行示范和有力支点,擘画同城新图景,为中原城市群更深层次协同探索路径。(记者 李晨翀)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